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
以祎慷慨有日磾之风,又与王必善,因以间之,若杀必,欲挟天子以攻魏,南援刘备。时关羽强盛,而王在邺,留必典兵督许中事。
——《三辅决录注》
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衮,与吏民共反,与关羽连和。南阳功曹宗子卿往说音曰:“足下顺民心,举大事,远近莫不望风;然执郡将,逆而无益,何不遣之。吾与子共戳力,比曹公军来,关羽兵亦至矣。”
——《曹瞒传》
梁、郏、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,为之支党,羽威震华夏。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。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传·关羽传》
又前关羽围樊、襄阳,襄阳男子张嘉、王休献玉玺,玺潜汉水,伏於渊泉,晖景烛耀,灵光彻天。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传·先主传》
公元219年,刘备取得汉中,晋爵汉中王,关羽随即发动襄樊战役,即将迎来他一生的颠峰之作。经过数年的经营,关羽在荆州的实力有所提升,而且,关羽做出的事前准备不可谓不充分,除了上文提到的可能已经多次和曹仁发生小规模战役之外,还有就是不断挑动曹仁的后方,那么当时与荆州接境的宛叶一带情况是怎样的呢?
早在襄樊战役之前,宛城侯音就聚集了数千人发动过叛乱,弄得曹仁临时离开战区,到宛城以雷厉风行的速度镇压,并屠城。曹军后期叛乱不少,但屠城记录已经不多,但曹仁还是用上了一次,可见他深恐叛军和前方大敌相连,由此可见,曹仁已经预料到关羽准备对自己发动进攻了(或已经在小规模开战),而不是仅仅守卫荆州而已。而曹魏内部同样出现类似情况。宛城叛乱的同年(218年),耿纪等人火烧许都谋叛,直到219年,曹操西征,又发生一次由魏讽煽动人心的叛乱。这三次叛乱,核心人员都提过类似“南联关羽”的说话。很有可能,关羽在这几年已经不断派人做敌后活动,暗中煽动曹魏要员谋反。而在水淹七军之后,汝南一带更是一齐遥受印号,这种默契的举动,不难联想到关羽事前已做了准备。
正如上文所说,襄樊战役一开始,曹仁就马上收缩战线,死守襄樊。关羽一开始就采取围城的举动。兵法有云“十围五攻”,可见当时关羽实力的强盛。曹操派出五子良将的于禁前来增援(虽然《三国志》以张辽为首,但若不是于禁晚节不保,以其资历,还应当是五子之首才是)。刚好遇上大雨,全军覆没。这里又引发一个问题,现在颇多人认为是关羽运气好,刚好遇上了这场雨,笔者以为不然。
首先,《三国演义》为夸大战绩,直接写关羽决堤,《三国志》显然并无此事。不过,正如诸葛亮所说:为将者不识天时地利,是为庸才。大雨对关羽和于禁的影响几乎相同。明显地看出,关羽是一早就预见到这场大雨,最重要的是,他知道大雨后对襄樊这种地带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。他首先做的就是屯于有利地形(否则自身难保,别提擒敌),其次最有力证明的是他已经准备好船具。读者可能会问,关羽率领水军,当然一早就有船具了。其实,关羽围城,之后和于禁、庞德打了几回(庞德还射中关羽额头),相信这些战役都是水陆混战,且应当以陆战为主,因此船具不可能带得很充分。而且,若没有预见,大水一来,关羽就调集了所有水军,那这个速度也未免太快了。因此,唯一可能的是,关羽早有预谋,积极地迎接了这场大雨。话说到这里,其实是否自己去决堤已经不重要,关羽能利用天时地利,使自己利益最大化,已经是名优秀的将军了。要知道,关羽的兵力也就数万,于禁的兵力是三万,若真硬碰,即使胜了也损失很大,严重拖住北伐的进度。反观于禁和庞德,应当是对荆州天时和地势没有研究。这也难怪,他们来到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没有对当地形势作很好的了解,而且都是北方人,对南方多雨水多河流的天气地理也不习惯,败也是必然。于禁的反应还是迅速的,果断选择投降,保住了这三万人的性命。当然这也是关羽仁慈,如换做曹操之类的,恐怕就要重现官渡战后坑杀八万袁卒的历史了。当降卒和己方部队人数差不多时,要收编为己用显然不放心。要坑掉,关羽又于心不忍(他可是个爱护士卒的人啊),结果只好全部囚禁。然而,关羽的仁慈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,因为他要拿出米饭来养这三万名俘虏,粮食供应急转直下,为他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。关羽如此繁忙之际,还不忘编导了一场好戏,让襄阳人王休和张嘉献上玉玺,转送给刘备,为下一步的政治行动造势。关云长真是技跨文武,连文官的事都兼了。在《三国杀》中,关羽的【武圣】也是最能配合刘备的【激将】,因为他是全场将领中拥有【杀】最多的一名角色。
这时的关羽到了他人生的巅峰,许都以南一带的盗贼一齐叛乱,领受关羽给的官职,连用兵如神的曹操都要迁都来避其锋锐。曹操一生对手无数,要逼得他迁都的对手还是头一回遇上。关羽踌躇满志,以为即将能打进许都,光复大汉的时候,他还不知道,前面有“周亚夫之风”的猛将手拿一柄开山大斧等着,而后边,却有一双绿幽幽的碧眼在盯着他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