乱世不由己,常怀报国心
(何)进败,以兵属董卓。卓败,以兵属吕布。
——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辽传》
云长在城上谓之曰:“公仪表非俗,何故失身于贼?”张辽低头不语。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,更不以恶言相加,亦不出战。辽引兵退至东门。
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八回
张辽字文远,大魏五子良将之首。平心而论,五子中于禁和乐进其实比张辽资格更老,战功能力也未必比张辽差,但一个晚节不保,一个早死且后期军功稀少,而张辽却在逍遥津立下赫赫战功,成为一代军神,荣登五子之首,时也,命也!实际上,张辽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,比起于禁、乐进一出道就遇上明主,张辽的命运还真差那么一点儿。乱世之始,张辽以武力抓住了丁原的眼球,使其从默默无闻的一个郡吏,成为了丁原手下的从事。从而有机会随丁原往京师洛阳走一趟,增长见识。到了京师,大将军何进就派他去招募兵马,他募得千余人,回来的时候,却发现何进死了、丁原也死了,自己也就稀里糊涂地跟了董卓。直到董卓死了,也就顺势跟了吕布。当时的张辽,一来人微言轻,二来见识可能也不太高,不会择主(况且也真没什么主可择)。
事物总有两面性,吕布固然不是明主,但跟随吕布,为张辽带来的是宝贵的实战经验。吕布属下,哪个不是御骑高手?尤其是陷阵营统领高顺,更是善于以少胜多(详见夏侯惇篇),吕布对于张辽,也算赏识。在长安出逃之前,就升了张辽做骑都尉。到了徐州,则任命张辽为鲁国的国相。经过几年的征战,张辽除了作战逐渐成熟之外,他对政治的见识似乎也提高不少,对吕布的性情能力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,开始后悔自己跟错了主人,尽管他没有怎么表现出来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特地杜撰了这么一个情节,就在高顺和张辽奉命攻打刘备的时候,关羽看出张辽心存忠义便给他一句当头棒喝,张辽也就羞愧而去,可见张辽对吕布的行径早就心怀不满了。不过,张辽不是吕布,虽然不满,但做人有始有终,辅助他到最后,直到一起被曹操抓住。然而,张辽对曹操一开始也不感冒。确实,早期的曹操屠城、掘墓,做的事和吕布不惶多让,名声也不怎么好。同在吕布手下的陈宫,想必在张辽那里也少不了说曹操的坏话。但明主就是明主,曹操以诚动人,终使张辽折服。日后曹操悉心的栽培、大胆的委用,加上张辽本身的能力,才得以使这位大魏一代军神诞生,威镇敌国数十年。
忠义难两全,正气秉公节
辽欲白太祖,恐太祖杀羽,不白,非事君之道,乃叹曰:“公,君父也;羽,兄弟耳。”遂白之。
——《傅子》
张辽和关羽是好朋友,二人在《三国演义》中近小说般的对白居然明文记载在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、《傅子》等史料之上,关羽曾欲离开,曹操就派张辽去探知,关羽便将其欲立功后离去的事告知张辽。这么一来张辽就左右为难,原本应该告诉曹操,又怕关羽有生命危险,隐瞒呢,却又“非事君之道”。张辽这个人,对于忠和义的把握是很到位的,几经思量,还是告诉了曹操。大度的曹操却成全了关羽,这只有使张辽更加对曹操死心塌地。
张辽就是这么一个人,他心存正义,有原则,有底线,很清楚该做什么,什么不该做。他当然不想关羽有什么危险,但身为一个忠臣,若要他隐瞒曹操任何事,那是万万不可的。这件事道理在曹操一方,因此,张辽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。曹操的气量也更证明了张辽没有挑错主人。良禽择木而栖,在那个乱世之中,良臣也应当择主而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