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厚近伪?千古一人
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“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曹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”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
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,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。
——鲁迅
操曰:“使君知龙之变化否?”玄德曰:“未知其详。”操曰:“龙能大能小,能升能隐;大则兴云吐雾,小则隐介藏形;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,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。方今春深,龙乘时变化,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。龙之为物,可比世之英雄。玄德久历四方,必知当世英雄。请试指言之。”……操曰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玄德曰:“谁能当之?”操以手指玄德,后自指,曰: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!”
——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一回
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
——辛弃疾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①
① 辛弃疾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
何处望神州,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,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刘备,字玄德,谥号汉昭烈帝。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,杰出的政治家。他从一名织席贩履、当时社会地位排名最末的小工商业者开始,逐步往上爬,最后从诸多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诸侯中脱颖而出,当上了皇帝。他最大的对手曹操,终身不敢称帝;而同样称帝的孙权不是同一辈的,称帝也晚了八年。
对于刘备这个历史人物,看过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往往都对其没有什么好感,会有一种感觉:虽然罗贯中老师在书中已经很卖力气地“拥刘反曹”,赋予刘备主角光环了,但是为什么这个人看上去还是一点都不讨人喜欢?怎么老是假惺惺、做作、掉鳄鱼泪?表面上,刘备刘玄德有情有义,是仁厚宽仁的皇叔,动不动就掉眼泪:“若以小利而失信天下,吾不忍也。”但是在这些眼泪的背后,是心计权谋,他恨不得比曹操还奸猾,所以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评论到《三国演义》写刘备,“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”,这可谓一语中的。
我们姑且先抛开刘备到底是虚伪还是忠厚不谈,来看看刘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。无论如何,我们都必须肯定,刘备是一位大英雄。看过《三国演义》的读者,都会对里面的一段情节记忆深刻,这就是著名的煮酒论英雄。当时曹操和刘备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天下英雄,刘备先后将当时的所有有名气的大人物都说了一个遍:袁术、袁绍、刘表、刘璋、张绣、张鲁,等等,但是曹操却都看不上,他看得上的只有两个人:“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曹耳。”
虽然《三国演义》为了突出蜀汉,往往改编甚至杜撰出许多名人轶事,但是这个大捧特捧刘备的评论却是《三国志》上也记载下来的史实。作为一位乱世的奸雄,曹操文采、武功都极端了得,而且识人知人也是一流的。当时,他的事业正处在上升期,已经打下了一片自己的天地,但他却对一个整天寄人篱下,到处东奔西走的刘备另眼相看,肯定他是英雄——没有什么上下尊卑,是能够平起平坐的英雄,可见刘备本身的气质和能力的确不同凡响,在整个三国时代都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人物。
考察魏蜀吴的君臣关系,我们就会发现,在三国之中,蜀汉的君臣关系是最亲密,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。所以有一种说法就说,古代打江山,必须要天时、地利、人和缺一不可。魏蜀吴三国之中,魏得了天时,吴得了地利,而蜀得了人和,所以最后才三国鼎立,都能开基创业却谁也吃不了谁。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蜀汉只能得到人和呢?当天下大乱的时候,为什么刘备不去争天时和地利呢?其实答案很简单:因为出身微寒的刘备,没有那个资本去争。魏国的曹操,父辈是当过相当于政治局委员那种高官的干部(曹嵩官至太尉),家里有房有地有钱,一开始就是高干子弟,二十岁就直接从首都的公检法系统开始事业起步(洛阳北部尉),这是多少普通人一辈子都争取不来的资本;而孙权呢,一开始就继承了父亲、哥哥的家族企业,而且哥哥还给他留下了一整套高级经理职业人团队,从小就是开了挂的高帅富。反观刘备,这个人最先只是一个练摊卖席子的,属于那种什么都没有的社会最底层的人物。但就是这样一个人,却逐渐在乱世中崭露头角,于几十年的战乱之中笑到最后。对刘备来说,除了依靠必要的权谋来维护这个“人和”,加上自己不断奋斗来和那些高干子弟、富二代竞争,其他还能依靠什么呢?
刘备作为一名皇帝,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集团的领袖,除了他能团结人,能把人当兄弟推心置腹之外,若他不会一些必要的权术和笼络人心的手段,那么他早就在战乱之中丧生了。所以如果要因为他在政治活动中耍心计权谋,有时候甚至显得做作,以此指责他的话,那未免也太不公平了。毕竟,对于刘备这个出身底层的人来说,跟其他人比,他的机会本来就不多,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有一些手段,这应该是可以理解的。另一方面,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,刘备的成功其实更有现实意义:不是高干子弟,没有关系;不是富二代,没有关系,只要你有雄心,并且像他一样,永不言败,永远在奋斗,那么最终你也一定会成功的。我们或许没有曹操那些官场资源可以利用,也没有孙权那种家族企业可以继承,但是我们还可以学习刘备,不怨天尤人,折而不挠,这既是刘备的成功之路,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成功之路。
汉室宗亲?卖履舍儿?
先主少时,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,言:“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。”① 叔父子敬谓曰:“汝勿妄语,灭吾门也!”
——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
① 羽葆盖车: 羽葆,葆(bǎo) 草茂盛的样子,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。亦泛指卤簿或作为天子的代称。
正如前文所说,刘备不同于魏国的曹操,家中有钱有势;也不同于吴国的孙权,有一大帮宗室和父兄留下的老臣宿将;他是真正的“孤家寡人”。一开始的时候是帮母亲卖草鞋的,甚至连跟随一生的铁哥们儿关羽、张飞,也不过是后来才认识的一起创业的兄弟。“汉室宗亲”这个招牌,也没给他带来多少运气。实际上,两汉长达四百年刘氏的天下,刘家诸多亲王诸侯繁衍,汉室宗亲多去了,而且还有刘表、刘璋这种已经得到了政府公认的宗室,他们与皇帝的血缘也比刘备亲近多了,也都是靠自身条件和因缘际会混到一州之长的。可见,当时汉室宗亲的身份也没给人带来多少加分。然而,身为社会中下阶层的刘备,不但他本人,就连他母亲都很有志气——她在刘备小时候就送他去读书,而且读的还不是一般的书。
刘备童年时,有一次在和其他小孩玩耍时,就指着一株形状像车盖的大树说,以后我要乘像这样的羽葆盖车,吓得其叔刘子敬连忙制止他。其实,当时年纪轻轻的刘备未必存在什么野心,情况就像现在学校老师问小学生长大要当什么,而大家也就那么一说而已。当时的刘备,或许对皇帝的威风略有所闻,他才会这么说。然而,当刘备到了十五岁时,刘备的母亲并不满足于儿子在自己身边帮忙卖鞋,只是默默甘于当一个中下层的普通人,而是决心送儿子上学读书,且也不是去普通的学校,跟随普通的老师,而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卢植。这对于一个单亲家庭来说,是多么艰难的事情!此后,家庭的生计就由刘备母亲一人承担,还要负担刘备的学费。所谓孟母三迁,也不过如此。刘备,虽然没有高大的家世,没有众多的兄弟,却有一位慈母,这是他的幸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