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普通] 95后,奥运冠军,新晋社牛

酷酷跑网友_49953901


枪响,如离弦箭矢般弹出,几大步便抢下领跑位,顶住身后对手死咬,最后时分加速滑过终点线……

“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!”前短道速滑国家队选手、本届冬奥解说员王濛的呐喊犹在耳边。北京时间2月7日晚,24岁的中国短道速滑队主力任子威再次在主场加冕。继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后勇夺男子1000米桂冠,为本届冬奥中国健儿的成绩单添上一笔浓墨。

在任子威身上,有人看到了作为国家队“台柱子”的荣光,有人则看到了与伤病、重压和漫长赛程对抗的耐力。

今天,我们更愿意用人的尺度去看一名运动员,看见他们在拿奖、破纪录之外的更多面向。我们相信,很多时候,瞬间迸发的人性闪光,足以穿透刻板的“唯胜者论”,寻回对自我和某种鲜活、真实生命力的信仰。

私底下的任子威,有怎样的一面?


01
特立独行的“飞象”
“我在家可以说一点地位没有,赛赛老大、点点老二。原来我家有个乌龟,它是老三,但是它死了,然后我现在是老三。”

任子威走红后,网友们翻出了他早年的影像资料。在这段18年的直播中,他说家里的两只宠物狗都比自己得宠。自嘲“生在书香世家”,却不期然成了名“武将”。

这类插科打诨的、孩子气的桥段,在任子威身上并不鲜见:

他戏称自己身高1米92,体重80斤,近视3000度,经常和队友用表情包斗图;

他为了让自己“年年十八岁”,每年都会在微博改出生年份;

植树节当天,因发型了扛住大风,“任子威的发胶赢麻了”的话题冲上热搜,于是他特地po了个视频,分享捯饬头发的全过程。

“社牛社牛”,弹幕和评论区里,许多人这样感叹。

或许是东北“人均喜剧人”的地理人文属性,这个生于哈尔滨的男孩骨子里有天生的幽默与憨直。奥运夺冠后,任子威短视频账号一夜涨粉500万,但在和粉丝互动时仍亲和得没半点包袱。

许多速滑高手都从小便立下了征服冰场的目标,但任子威的理由看上去则颇令人捧腹——“参加短道速滑课外兴趣班可以免掉晚自*”,很实诚,很任子威。

尽管起初对溜冰兴趣不大,但任子威开始展露自己孩子气之外的特质。在队里遇见比自己大三岁的全国小学生冠军张宏超时,便始终揣着“要干过人家”的心劲儿。

后来,两人双双进入哈尔滨市队,任子威的成绩很快超越了前辈。他在冰上的每一步愈发坚定,冰刀滑出了一个少年执拗但有力的轨迹。他总能坚持到终点,哪怕已经腿酸得抬都抬不动。

人们方才发现,这个表面上“皮”到不行的孩子,一旦投入去做某件事,实诚、要强的本性便凝成了强悍的意志力,化成一股一往无前、不达目标誓不休的冲劲。


“用东北话说,就是‘虎’!”任子威的启蒙教练王北铭回忆道。

任子威体形偏大,初到国家队时,由于动作沉缓、迈不开腿,被时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调侃为“大象”,这个昵称被任子威一直沿用至今,社交平台上,粉丝们都叫他“象哥哥”。

不过,就如童话故事里的小飞象,如今的任子威已蜕变成挑大梁的选手。每次现身赛场,他总能早早将对手甩出数个身位,拉开优势,滑到最后。一向妙语如珠的王濛这样形容任子威的赛场风格:“一个人踹下来九圈就完了,让他们后面自己争去。”

成为“国之尖刀”的艰辛,远非常人可以想象,尤其是任子威这种处在金字塔尖的运动员,更要为此倾注无数个日夜的艰辛。

观众不禁困惑,身负外界火热的注视,他为何仍能保留质朴的少年心气?

对任子威来说,答案是做一个丰富的人。

02
“嘎嘎冲”
与外界对体育冠军的刻板印象不同,任子威的爱好丰富,处处彰显“反差萌”。

他喜欢健身、练吉他、四处旅游。他喜欢喝饮料,但训练期间只能忍着不喝。

他喜欢看英剧《九号秘事》,“每集都有一个小反转。我喜欢看这种反转。”

近两年里,任子威最持之以恒的一个爱好,是一款游戏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(简称“三战”)。

“叫我象哥哥”是任子威在游戏中的ID,与他在速滑队的昵称一致。



那个鬼马又有好胜心的神态,那个开局就猛冲、坚持到最后的形象,呼之欲出。

实际上,对急性子的任子威来说,玩这种如围棋般需要长考,需要深研战术战略的游戏,起初充满挑战。由于缺少玩同类游戏的经验,他起初打仗毫无章法,攒了好牌也不会配将,面对敌方凌厉的攻势,只能坐等“被虐”。

但慢慢的,任子威找到了三战与自己个性的契合之处:“就是宁死不屈,永不投降,哪怕被20多个人围攻,也要接着再打。”有一次任子威的盟最后只剩下10多个人,他们硬生生守着码头,扛住了100多人的进攻。



“战场也是比赛,比赛也是战场。”他在最近的一场三战比赛直播中说道。这并不是虚言。尽管只是一场游戏,但任子威的较真,丝毫不弱于赛场之上。直播赛落败之后,他的失落溢于言表,很长时间没有说话。

速滑比赛中,任子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他的“兔子战术”:利用体能上的优势,在比赛初期便全力加速,迅速与其他对手拉开差距。其他试图合理分配体能的对手,往往会因此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,以至于被打乱节奏。

但这种战术风险很大,要么以明显的领先优势获胜,要么体能不支而落败。



“要么成功,要么牺牲。”这种横冲直撞型的性格同样体现在游戏当中。相比起其他“谋定而后动”的玩家,任子威更喜欢快速决断,一往无前:“可能最后根本凑不齐满队兵,只剩了5000兵、10000兵也会拉出来往上冲。”

这种打法有时候会“一下子就把部队冲干净了”,但与此同时却也打乱了对手的布局,为盟友争取到最终的胜机。

任子威形容自己的作战风格是“嘎嘎冲”,这个东北味儿十足的程度副词成了任子威的最大标签,无论冰场还是战场上,谁也不服,谁也不怵,讨厌失败,全力争胜。只要开局就一定得撑到最后。正是凭着这股闯劲儿,在两年间八个赛季里,任子威所在的盟拿到了四个霸业。

在谈起任子威时,他游戏里的盟友大多提到这个关键词——“冲”。

一个玩家在微博截图说,人生中第一次跟世界冠军对话竟是在游戏里。任子威在群消息里说道,“明天带你们冲”。

有一场战斗,一直为任子威和他的盟友们津津乐道:在一次攻破对方外围防线后,任子威一马当先往前冲,结果冲着冲着冲进了对方腹地,把其他盟友都抛在身后,在战场打出了冰场的风格。

但战场毕竟有更多变数。数百条象征敌军的红色线条指向了他,一眨眼,他的城池只剩100多点耐久度,破城只在旦夕之间。

“完了,这回栽了。”任子威当时心想。

但很快,数百条象征盟友的蓝线条也指了过来。

由于前方没有充足的营帐,这意味着前来救援的援军,得牺牲大量体力与士气。这或许不是理性的最优解,但在“拯救大兵子威”的行动中,每个人的血性都被激发了出来。

“在其他游戏里,我来没有体会过这种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的感觉。在这里,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”

一向喜欢当孤胆英雄,甩开所有对手向前冲的任子威,在冰场上与前辈完成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世代传承,在三战里找到了成为“数百分之一”的理由。

不同的环境,赋予了这位95后世界冠军“英雄”之外的身份和意义。


03
志同道合的“怨种”队友
冬奥落幕后,消失多日的“象哥哥”重新回到了群里。

“我又回来了!”他兴奋地喊道。

任子威的玩家身份,正被更多人所知。在任子威摘下单人项目金牌当晚,群里一窝蜂涌进了大量盟友的祝贺邮件。

然而第一年,盟友们对他所知甚少,顶多知道“他是搞体育的”。

这并不妨碍盟友对任子威两年如一日的宽容与支持——盟友之间的关怀并不问出身,无论知道他是世界冠军,或者只是一名普通玩家。

由于训练繁忙,任子威不能经常在线参与战斗。当他抽不出身时,队友总会贴心地为其铺路,创造便利的作战条件。

在游戏中,飞地(借用队友的土地去获得土地)是一个遭受非议的行为。但在任子威的盟里,盟友会让任子威来“飞”自己的地。

为了回馈这群“怨种”盟友的支持,任子威从不吝惜自己的兵力,在团战中总是冲在最前,拼尽所有。

这种没有血缘的兄弟情,或许是颇具个性的任子威愿意成为团队一份子的原因:“我觉得我们最好的点就是,这么多赛季打下来也没散掉,一直是抱团往前冲。”

除了任子威,盟里的队友也来自各行各业。盟主九哥开了家公司,喜欢将沉淀的管理经验,用来巩固和队友的配合,激发出更多人建功立业的勇气。

在现实中,盟友的身份各不相同,但因为同一个爱好走到了一起。提到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武盟兄弟,任子威的心愿是:“大家一起再战个两三年”。


每个男孩年幼时,都曾因为共同的喜好和追求结识好友:或是同样沉湎于《灌篮高手》荡气回肠的赛况,或曾共同沉溺于金庸古龙笔下的江湖恩仇。许多闪耀的流行文化印记,刻录下了每个人最纯真的样子。

三战也是这样一个,任子威是那个一路向前的少年,身边都是护送他上路的前辈和友人。

成年后,面对现实的穷追猛赶,我们似乎再没有心思去和陌生人制造羁绊。甚至有人妄下断言,说年轻人过于自我、缺乏归属感——同样的话,他们曾经对80后说过,而随着时代推进,又套到了95后的头上。

对于这些断言,身为95后的任子威,或许就是一个有力的反例。事实上,无论在什么年代,个性从来都不是归属感的阻碍。

人往往缺少的,不过是一个奋力前行的动力,一些共同努力的理由,以及一群志同道合的“怨种”队友而已。

我们总能回忆起冬奥赛场上的一幕:

武大靖渐感体力不支时,帮任子威卡住位置,轻轻碰了一下任子威的手,示意:你先走。

武大靖形容这个与任子威的交接为“换命”。

一个团队的动人之处也在于此:所有人的强大,才是真的强大;有人愿意为团队牺牲,有人能尊重和善待这份牺牲。有人“换命”,才能让团队续命。

就像任子威在三战的品牌片里说的:

逆风翻盘需要变数,但有一种可靠的定数,叫“我们”。

1楼 2022-05-20 11:59:33 189
回复